電子紙被視爲市場新一波的明星產品。
據臺灣媒體報道,場景拉到9月的瑞信年度科技論壇,今年產業的貴賓主講者就是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,他向來自全球各地的外資解說電子紙的未來,元太從規模最小的面板廠,一躍轉型成爲全球電子紙龍頭。而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,劉思誠自信滿滿的說,元太今年10月併購電子紙上游技術大廠EInk之後,“元太將成爲電子紙的“英特爾”,同時會整合以臺灣爲主體的產業供應鏈,組成EInk陣營,希望繼半導體、面板之後,打造另一個兆元產業。”爲了瞭解轉型成功的元太,以及購併EInk之後的市場佈局,採訪團隊與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在臺北永豐餘的總部,進行深度訪談。以下是與劉思誠的專訪訪內容:
掌握關鍵技術=取得全球領導權
3位首批冲向海外的旅游达人,爆给“五一”出境游年轻人的4个真相
問:元太10月就要正式併入EInk,元太在電子紙的產業佈局會有什麼變化?
抑郁症复发3次就要终身服药?未必!达到这3个条件,能实现康复
答:我會比喻EInk像是PC產業中的Intel(英特爾),Intel獨霸了PC市場中大部分的CPU市場,沒有Intel就沒有PC,而Intel分享關鍵技術,但有效管控供應鏈的供需,使PC產業得以蓬勃發展。元大併購EInk後,是唯一掌握中游及上游關鍵技術及市場的公司,等於取得全球電子紙產業的技術領導權。
問:所以元太合併了EInk就算是全球電子紙產業的主導者了?
答:沒錯。我常比喻一個產業就像樹林一樣,電子紙這個樹林目前就只有一棵樹,還沒有第二棵。元太是這棵樹的大樹幹,我們現在長得非常好,佔了全世界9成的市場,而Amazon、SONY、iRex這些都是我們的客戶,就如同是樹幹分枝出去的樹葉。有樹幹雖好,但如果能掌握樹根就更穩,所以我們現在取得EInk的專利技術就握有樹根,我們有了樹根、樹幹,事情就更容易辦了,應該就算是主導整個產業供應鏈了。臺灣很少很少有機會掌握技術領導權,尤其是電子產業更是難有握有技術主導整個產業,包括TFTLCD的技術還是由日本轉移的,我們的半導體是替人家代工的,我們的DRAM最慘,每一個階段都要看人家臉色,臺灣很少有機會是領先全球的,當產業的主導者,可能在自行車界是,而這次電子書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,尤其是在電子產業中我們有了EInk成了全世界的龍頭更是首創,以後全世界想要做這東西都要跟我們合作。
問:合併EInk之後,元太跨入上游,但既有供應鍊競爭是怎麼規劃?
答:EInk的產能規劃是上游的部分,中游的部分是元太,我清楚我們在TFT界是小公司,產能供應Amazon、SONY少數幾家還可以,但若加入的人愈來愈多確實是不足以應付全球需求,我們會樂於EInk技術下生產的Film提供給其他TFT廠。我們會選擇有誠信的、會爲整個產業發展着想的,我們都很樂於合作。
效仿英特爾模式避免產能過剩
Intel供應了多少個CPU給市場,完整地控制了整個市場,也就是產能成長符合市場成長,整個產業纔夠健康。所以,未來我們會學Intel,將來我們會供應給其他TFT廠,但要避免大家產能過剩,這樣每一家TFT廠都有獨特的技術、客戶羣、應用市場,讓整個產業健康地成長。再用另一角度來看,如果元太是唯一的供應者,將來恐導致市場沒辦法成長,因爲我們的客戶都是世仇呀!不想讓他們的新應用因爲同一供應商而讓對手知道。所以我的想法是,元太會是EInk最大客戶,但絕不是唯一的客戶。
問:研究機構預估電子紙在2012年將達8億美元市場,電子書終端業者反應元太的電子紙的價格,影響了終端降價帶動需求的動作,您的看法?
答:價格在任何科技新技術剛導入時是會比較高的。以TFTLCD價格來看,我記得2003年我們賣7吋TFTLCD要100美元,5年後以後,這東西不到20美元。今天我們賣這個東西還沒有當時那麼貴,可以想像5年後會到什麼價格。從新科技來看,因爲我們投入很多錢去做研發,EInk投入那麼多研發費用,我們初期不去賺回來什麼時候去賺回來?所以可理解,初期一定比較貴而且量不會那麼大,而且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來決定價格降的速度有多快。今天來看,這市場一年是以3倍的速度在成長,我們還能處理,若一年是以10倍的速度在成長,我們也很難處理,因爲要擴廠生產這問題就很多。以目前市場成長的速度讓我們滿意的時候,我們沒有必要先降價,在適當的時間,我們的成本下降了,也就自然會降價。有人說要到99美元纔是突破點,但美國市場卻在199美元刺激市場需求成長,而Amazon推出的價格還在299美元時就可見倍數的成長力道,所以我不覺得價格是個issue(議題)。
產能擴充明年增加2倍到3倍
問:你剛纔提到市場10倍速度成長,就很難處理,未來產能擴充計劃如何?
答:我們現在產能擴充計劃,明年會是今年2倍到3倍。最原始的那段來看,從EInk的產能、Film的產能、TFTArray問端的產能、到模組端的產能,每一段都有不同產能擴充計劃。